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19的文章

關於同溫層的一些感想

最近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 ” 黃捷議員質詢韓國瑜 ” ,暫且不提自經區設立與否的議題,我今天再次地認識到同溫層是多麼的厚這件事。 質詢影片剛出來的時候,我身邊的朋友及我自己,都認為這次事件已經沒有護航的空間,的確是韓國瑜沒有準備,自己的主要政策絲毫不瞭解,只想單憑口號蒙混過去,然而點開各大新聞的留言區,底下各種韓國瑜粉絲的護航留言,實在是令人驚悚到不敢相信這群人和自己生活在同一片土地。舉例來說,有留言認為是黃捷議員不尊重韓國瑜,要叫誰回答就叫誰回答,或是認為韓國瑜並不需要知道細節,底下的人做就好等等缺乏基礎知識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,也算是讓人再一次看清這些粉絲的素質。然而,我們也需要意識到一件事實,這群人手中掌握的,是和我們一樣價值的一票,如果想要自己的執政者不是只會喊口號的笨蛋,怎麼樣突破自己的同溫層,有效地和這群粉絲溝通,進而改變他們的想法,我想是一個很困難,但不得不做的課題。 參考資料: https://www.peoplenews.tw/news/b99711e2-9f56-44ab-a867-37aa816ba4dd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90505000700-260407?chdtv

關於青色組織的一些想法

青色組織乍看之下是一個相當美好的構想,它追求組織成員身心完整以及真實的組織使命,認為有效運行的關鍵是基於同僚關係的自主管理系統, 沒有中間管理層,擁有最低限度的職能部門諸如人力資源、法務、風險管理、質量控制,等等。多數典型職能部門的功能已被轉回給團隊。這樣子的運作模式,讓我想起近大學再舉辦營隊或是自主性社團的運作模式,沒有清楚明確的階層和罰則管理,憑藉著熱情來維持團隊運作,但自身的經驗也告訴我,當團隊中開始有人 social loafing ,意見不合時,整個團隊分崩離析的速度也相當驚人,因為沒有人可以做裁決,沒有罰則可以處罰偷懶、不做事的人,等同於變相鼓勵這些破壞組織運行的行為,最終的結果就是團隊剩下寥寥數個真的很有熱情、動機非常強烈的成員苦苦支撐,或是直接解散。 總結而言我認為青色組織的構想相當理想,但實務面來說面臨一些挑戰,也許未來解決了這些問題,真的能廣泛應用在企業上,也可能最終淪為紙上談兵,成為另一個共產主義,值得觀察。 原文網址: https://kknews.cc/zh-tw/history/6zelnl3.html